据悉,比起近视,弱视危害更大。目前我国的弱视患病率大约为3%-5%,有上千万的弱视儿童。近视还能通过配镜、手术等方式来矫正,而弱视一旦错过时机,很可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,造成一辈子的遗憾,无法弥补……
4岁脑瘫女孩患弱视残联、爱尔联手救助一年从0.1升到0.6
一年前,西安市残联与西安爱尔眼科医院联手救助了一名特殊患者:君君(化名)。孩子只有四岁,是一位先天脑瘫+弱视的患儿。孩子弱视情况严重,配镜矫正视力为0.1-0.15,需要进一步进行视力功能的康复训练治疗。对于一名脑瘫患儿来说,康复训练困难重重。由于孩子脑部发育迟缓,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,多动,情绪不够稳定等等多种不利因素,康复训练难度极大。
西安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主任程鹭凭借多年临床经验,针对君君的特殊情况,给孩子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,并且得到孩子妈妈的全力配合。由于孩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,家里的老人有想放弃的念头,孩子妈妈顶着压力坚持,省吃俭用,不懈地去做训练,她对程主任有信心,对孩子有信心!有付出就有回报,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,孩子的视力从最初的0.1提升至0.4左右,一年以后,更是达到喜人的0.6,妈妈笑中带泪,紧紧握住程主任的手不停地“谢谢”。这位淳朴的妈妈虽不善言辞,但她的坚持给孩子带来了光明。再有1-2年,孩子就到上小学的年龄了,至少从视力方面是不会有障碍了,程主任很欣慰,也真心地祝福孩子和她的妈妈,未来学习生活都更好、更顺利。
弱视的康复训练不像手术那样立竿见影,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,积极配合医生,建立信心,长期地坚持治疗才能收获好的效果。
程主任提醒广大家长,一旦确诊为弱视,一定要在6岁以前及时训练纠正。6岁以后治疗会更加困难,但是仍有机会,不要过早地放弃治疗。我们也常常遇到12-14岁才发现的单眼弱视,只要能够配合训练,并且按要求定期复查,视力功能是完全能够提高的。
专家提醒:小儿斜弱视防治需记住三个关键
关键1 发现孩子这些视物异常行为,家长应该提高警惕
程鹭主任医师表示,家长在陪同孩子时,要注意观察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是否离书本太近;看人看物时有无一眼注视而另一眼偏斜的情况;歪头、眯眼、频繁眨眼等,若出现这些异常行为,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是在故意搞怪,或者是习惯不良,一定要引起重视,尽早到眼科医院检查、就诊。
关键2 小儿斜弱视,应在合适的年龄及早治疗
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医学常识,没有养成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眼部检查的习惯,他们认为早期的斜弱视可以通过肉眼就能观察到;还有部分家长在发现孩子患有小儿斜弱视后,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行好转,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,等长大出现严重的问题再做手术不迟。
“家长的这些观念完全是错误的!”程主任表示,斜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,6岁前是视觉发育敏感期,12岁视觉发育接近成熟,因此,6岁前是治疗小儿斜弱视的最佳时机,到12岁以后,治疗困难加大,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提高视力。她强调,早期发现、早期干预、早期治疗,有利于恢复双眼正常视功能,降低治疗的难度。
关键3 小儿斜弱视需长期配合医生治疗,家长应耐心指导
斜弱视治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有一个较长的治疗过程,而且,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和斜弱视孩子的积极配合。斜弱视治愈的临床标准是双眼视力均达同年龄正常水平,眼位无偏斜,具备良好的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,有些家长或斜弱视儿童没有耐心,怕麻烦,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。
程主任强调,家长应该充分了解斜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,视力是逐渐提高的,一定要鼓励孩子配合医生进行治疗,同时要引导及监督孩子在家也要坚持和练习医生所交代的事项。其次,要坚持及时复查,年龄越小视功能发育越快,因此,斜弱视患者年龄越小复查越频繁,一般每1岁对应1周,如1岁每一周复查,以此类推,到6-7岁每6-8周复查,以利于及时了解视力及视功能提升进度。
推荐阅读:广州城市网
西安热线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